iOS中的锁

/ 0评 / 0

为什么在开发中要使用锁?
防止数据竞跑(多个线程操作同样的数据造成程序错误,写的操作)。
死锁:
多个线程在视图获取正在被其他线程占有的资源时造成的线程停滞,只要严格按照一致的加锁顺序就可以避免
活锁:
很影响程序性能。

iOS的开发中一般能见到八种锁,分别是:
- @synchronized
- NSLock
- NSCondition
- NSConditionLock
- NSRecursiveLock
- pthread_mutex_t
- OSSpinLock
- dispatch_barrier_async

- 耗时方面:
- OSSpinlock耗时最少;
- pthread_mutex其次。
- NSLock/NSCondition/NSRecursiveLock 耗时接近,220ms上下居中。
- NSConditionLock最差,我们常用synchronized倒数第二。
- dispatch_barrier_async也许,性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推测与线程同步调度开销有关。单独block耗时在1ms以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
- 在访问次数比较多的情况下,IMP访问耗时要比消息发送略小。 参看 NSLock 与NSLock + IMP 对比。
-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 IMP 而使用直接声明函数指针的方式? XCode6下IMP不能指定参数,报错如下

B76F91C8-015E-40EA-9D06-5F0C4C4F433B

如何解决呢?修改LLVM预处理设置即可。

原因分析

1.synchronized

会创建一个异常捕获handler和一些内部的锁。所以,使用@synchronized替换普通锁的代价是,你付出更多的时间消耗。

创建给@synchronized指令的对象是一个用来区别保护块的唯一标示符。如果你在两个不同的线程里面执行上述方法,每次在一个线程传递了一个不同的对象给anObj参数,那么每次都将会拥有它的锁,并持续处理,中间不被其他线程阻塞。然而,如果你传递的是同一个对象,那么多个线程中的一个线程会首先获得该锁,而其他线程将会被阻塞直到第一个线程完成它的临界区。
作为一种预防措施,@synchronized块隐式的添加一个异常处理例程来保护代码。该处理例程会在异常抛出的时候自动的释放互斥锁。这意味着为了使用@synchronized指令,你必须在你的代码中启用异常处理。了如果你不想让隐式的异常处理例程带来额外的开销,你应该考虑使用锁的类。

2.NSConditionLock

条件锁,与特定的,用户定义的条件有关。可以确保一个线程可以获取满足一定条件的锁。
内部会涉及到信号量机制,一旦一个线程获得锁后,它可以放弃锁并设置相关条件;其它线程竞争该锁。
线程之间的竞争激烈,涉及到条件锁检测,线程间通信。系统调用,上下切换方切换比较频繁。

3.OSSpinLock

自旋锁几乎不进入内核,仅仅是重新加载自旋锁。
如果自旋锁被占用时间是几十,上百纳秒,性能还是挺高的。减少了代价较高的系统调用和一系列上下文言切换。
但是,该锁不是万能的;如果该锁抢占比较多的时候,不要使用该锁。会占用较多cpu,导致耗电较多。
这种情况下使用pthread_mutex虽然耗时多一点,但是,避免了电量过多的消耗。是不错的选择。

官方描述:
Spin locks are a simple, fast, thread-safe synchronization primitive that is suitable in situations where contention is expected to be low. The spinlock operations use memory barriers to synchronize access to shared memory protected by the lock. Preemption is possible while the lock is held.

4.pthread_mutex

底层的API还是性能比较高啊,在各种同步对象中,性能属于佼佼者。

结论:

- 如果只是粗略的使用锁,不考虑性能问题可以使用synchronized。
- 如果对效率有较高的要求,还是采用OSSpinlock比较好。
- 因为Pthread的锁在也是用 OSSpinlock 实现的。OSSpinlock 的实现过程中,并没有进入系统kernel,使用OSSpinlock可以节省系统调用和上下文切换。

评论已关闭。